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等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将在政府监管下严格落实和优化防沉迷制度、网络实名制、未成年人保护业务功能等,不得留下实名管理的明显漏洞,禁止提供者在落实...
吴江区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姚界承介绍,该《指引》以青吴嘉三地检察机关近三年附条件不起诉的154名未成年人为蓝本进行调研分析,确保了工作指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和提醒,尤其是未成年人,提高消费者识别虚假宣传和不正当行为的能力,保护自身权益。游戏公司应提高运营透明度,如实告知玩家游戏内的机制和规则,避免...
最高人民法院1月14日举行的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提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抓前端、治未病”,要融合贯通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审判职能,特别是将工作...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保持对毒品、侵害妇女儿童等犯罪高压态势,加强对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防治;公安机关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有效维护公共安全。
有些孩子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从不出家门,也不跟外界交流……这些都是未成年人长时间沉迷网络尤其是网络游戏的缩影,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条例》的出台为推进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事业奠定了法治基础,用法治筑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坚实屏障,为广大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2024年1月1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正式实施。作为我国首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条例》的施行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
中国社会科学院2023年发布的《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指出,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几近饱和。互联网逐步取代了电视、报刊、书籍,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
建议将小程序游戏纳入现有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监管范围内,同时加强技术监管,提升社交网络平台运营商的责任意识,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条例》着眼于平衡未成年人发展权和受保护权的相互关系,明确指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和网络空间的规律和特...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作为我国首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这部条例的施行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
当前,乡村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的网络安全问题已不容忽视,为了更多关爱“村娃”这一特殊群体,更好地护佑其健康成长,亟须立法、执法、司法等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