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安徽网 » 安徽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 > 要闻一览 > 正文

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亟须精细化设计

如今,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是未成年人获取知识、认识世界、休闲娱乐的重要渠道之一,“触网”低龄化趋势也日趋明显。然而,对于未成年人群体来说,他们的认知和行为仍处于发展阶段,如网络安全意识淡薄、不良信息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个人信息被滥用等问题日益凸显。如何推进契合当前社会发展的网络素养教育,正确指导未成年人提高网络素养,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

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提升刻不容缓

作为互联网原住民,当下的未成年人触网早、上网热情高,互联网已经深度融入未成年人的生活和学习中。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79亿人,未成年网民规模突破1.91亿人。然而,网络空间良莠不齐,信息纷繁复杂,加上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尚不成熟,自控力、判断力较弱,出现了网络成瘾、易受不良信息侵扰、过度消费等问题。

“目前来看,网民低龄化趋势不可避免,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多方引导他们驾驭互联网、用好互联网,总的原则是宜疏不宜堵,让网络成为未成年人成长的助力。” 暨南大学少年及家事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鸿巍说。

加强网络素养建设,是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2020年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增设了“网络保护”专章,首次明确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宣传教育,培养和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增强未成年人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近日出台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一步细化了上位法相关要求,对“网络素养促进”作出专章规定,明确学校、家庭、政府相关部门及机构、社会主体等的职责,对培育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意识、文明素养、行为习惯和防护技能等起到指引作用。

那么网络素养究竟包含哪些能力?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张晓冰看来,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是指青少年认知网络、使用网络应具备的网络素质及道德规范。比如,应具备文明健康上网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网络思辨能力、理性克制能力、个人信息保护能力等。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郭媛媛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青少年网络素养要注重四个层面”。郭媛媛表示,这包括青少年应具备基本的网络知识与技能;网络道德规范意识;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的能力;运用网络促进自身成长发展的能力。

随着信息传播越来越便捷,不乏一些青少年将自己编造或接收到的不良信息不加限制地进行传播,无意间成为没有科学依据的谣言、个人偏见及网络暴力等信息的传播者。“围绕立德树人根本目标,青少年网络素养的培育,不仅体现在青少年网络使用技能和信息识别能力的培养,更需要在价值观上加以引导。” 北京市古城中学校长林乐光说,当下网络素养教育更是一种道德和价值观的体现。通过教育和实践,应注重加强青少年信息道德与伦理的教育,引导他们文明上网。

提升网络素养监护人责无旁贷

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越来越多未成年人通过网络来搜集信息、沟通分享、表达自我。“不同于现实生活,网络世界海量信息中,既有积极向上的内容,也存在大量的负面信息,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信息的辨别能力和批判思维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尤其对于低龄化的孩子、学龄前的儿童,在他们用网时,家长应负起更多的责任。”郭媛媛说。

张鸿巍认为,在提升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的各项路径中,来自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适时监管与应对、有效干预与沟通日益重要。

张鸿巍说,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了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监护职责,而身为网络时代原住民的未成年人,在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和网络空间的规律和特点方面,还面临许多看得见与看不见的风险可能导致出现行为偏差,所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监护职责不应局限于现实世界,孩子在网络世界的安全与健康亦同样重要。

他认为,我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亦要求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要贯彻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一致,与学校等共同推动提升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家庭作为青少年最核心的成长环境,父母或监护人的网络素养也要随之提升,为孩子做好模范,在对孩子指导过程中的干预与沟通才能更有信服力、执行力。

网络素养教育内容有待细化

近年来,青少年网络素养培育的开展被社会各界所重视。受访专家认为,在具体实践环节,当前我国网络素养教育仍较为欠缺,需要加强对网络素养教育的研究和改进,从内容、对象、效果等方面入手,探索更加契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方法和途径。

张晓冰结合调研认为,当前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缺乏精细化的分层分类设计。当前,网络素养教育是一揽子式教育,缺乏根据不同年龄段的认知状况、思维发展水平的差异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二是缺乏有机结合。面对智能时代网络素养的丰富内涵和技术进步,网络素养的培育内容也应多元化发展。以短视频为例,目前存在的短视频不是专门防治网络素养教育,就是专门防治网络沉迷,或者是专门防治预防犯罪,没有形成有机统一体。

“未成年人身心特征发育具有明显的年龄印迹,几乎每隔两至三年,随着身心发展,其对网络相关信息的理解、运用都会有显著的变化。尤其是进入青春期后,基于对自身自主性的更多认可,来自朋辈影响的日益加大,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干预与保护的压力与日俱增。这就需要充分尊重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制定更加契合未成年人素养的内容,引导其健康使用网络。”张鸿巍说。

郭媛媛也持同样的观点。郭媛媛以学龄前儿童与上学的孩子在接触网络的深度、维度、重点不同为例,建议应进一步细分网络素养教育,提供分层的网络素养的针对性培育。

不同群体网络素养差异需关注

据《2022年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现状研究报告》显示,不同未成年人群体的网络素养差异需要格外关注。如农村未成年人在网络技能素养、网络安全素养、网络规范素养和网络学习素养等方面均明显低于城市未成年人;留守儿童的网络素养总体水平偏低等。“农村未成年人,尤其是留守儿童沉迷手机现象较为严重,既存在独自沉迷,也存在群体沉迷,甚至面对面坐在一起,也是使用手机交流,如一起玩游戏、一起刷短视频,成人化、娱乐化倾向突出。”张晓冰说。

受访专家认为,随着网络发展的普及,网络为乡村未成年人带来丰富教育、娱乐资源的同时,如何结合乡村未成年人现实处境和心理状况,在尊重实际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提高该群体网络素养,帮助他们正确、安全、有效地使用网络资源,是当前重要又迫切的任务。郭媛媛认为,提升乡村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教育至关重要,应将他们的成长融入乡村振兴的整个政策中。

“当前很多农村留守儿童因为现实的问题无法得到父母的陪伴,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等实际上承担了隔代抚养和教育的重要责任。这在客观上为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带来更大的挑战。” 张鸿巍认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要履行自己的法定职责,需要及时、有效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这也是依法带娃的应有之义。对于现实困境,有关政府部门、村委会等可以依法组织和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素养培育与交流活动,既面向父母或监护人,也包括共同生活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家庭成员,提供针对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的专门家庭教育指导;也可以面对农村未成年人,邀请实务工作者,特别是社会工作者与心理咨询师,以未成年人可以接受的活动形式,一起直接面对、讨论和解决相关问题。

提高乡村青少年的网络素养和促进其全面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张晓冰建议,村委会、居委会可以借助大学生村官、支教、童伴妈妈等项目计划,举办开展丰富有趣的线下活动,增进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减少对网络的依赖。林乐光认为,应鼓励家长和志愿者参与留守儿童的陪伴活动,如一起浏览优质网站、参与线上互动等。在减少城乡青少年认知差异层面,可以通过线上交流平台,为城乡青少年提供互动交流的机会,在丰富网络学习资源、建设与开放更多优质课程的基础上,为乡村学校提供更多的网络指导课程,有序引导学生上网。

记者 焦艳

来源:法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