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表示,未成年人处于“三观”塑造期,往往缺乏对行为危害、法律后果的判断能力;有的人甚至将获取并公开他人信息,当作一种能力向身边同学、朋友炫耀。
《第六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我国未成年人网民规模已上升至1.96亿人,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7.3%。
如何加强网络空间管理,净化网络环境,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不仅是万千家庭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同样也是一个法律问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和委员们积极...
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均表示当前我国治理网络暴力的法律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呼吁每位网络参与者守住法治伦理底线,提升法治素养,共同为清朗网络环境建设出一份力...
陈静认为,学校应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网络,提高未成年人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除了学校方面的安全教育,织牢未成年人的保护...
近期,多地高校曝出学生因连接不明Wi-Fi而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甚至隐私数据被窃取的案例……校园周边的“免费Wi-Fi”可能并非福利,而是黑客精心设计的陷阱。
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后,全国多地学校将课间活动时间,从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鼓励孩子们走出教室,充分享受课余时光。
会议以“携手织密防护网、共筑数字童年新生态”为主题,与会专家学者积极建言献策,共话手机沉迷化解之道,推动社会各方履行对未成年人使用手机进行防护的责任。
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积极拥抱数字化、智能化的学习方式,却也同时面临着网络沉迷、不良信息侵蚀等问题,这成为困扰不少家庭的教育难题。
2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典型案例。其中,被告人肖某诚等2人诈骗案中,二人虽系从犯,但利用未成年人实施犯罪,依法予以从重处罚。
整治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强化涉未成年人不良内容治理,净化儿童智能设备、未成年人模式、未成年人专区等重点环节信息内容,防范线上线下交织风险
春季学期开学一周,记者从合肥、芜湖、池州、亳州等地教育主管部门了解到,各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间时间均已从原来的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
今年,最高检将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出台办理低龄未成年人严重暴力犯罪核准追诉案件的意见和加强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分级干预矫治的意见,聚焦电竞酒店、酒吧等场所违规接待未成年...
新学期,多地出台政策,保障学生课间正常活动及体育活动时间,让孩子们“动”起来、“跑”起来,成为校园一道新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