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与伽马数据发布了联合编制的《2023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8.86%未成年人游戏消费呈降低趋势,56.26%家长与孩子约定游戏条件或将游戏作为激励方式。社会舆情来看,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国内对“未成年人游戏时长”的关注度下降70%。以上调研结果明显反映出了在相关政策的管控约束、企业单位的严格执行和社会各界的协作下,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缓解。
不过,在一系列改观之外,防沉迷领域的未成年人保护仍面临着身份核验、超常消费退款处理不力以及部分情形下家长监管不足等诸多挑战。实践经验表明,构建一个有效的未成年人网络防沉迷保护体系仍将是长期系统性的工程。
应对未成年人身份冒用与设备共享问题 需重视家长监管责任
“防沉迷最严新规”也即《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实施两年多以来,实名认证成为辨别游戏用户未成年人身份的核心手段,新规实施后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长和游戏消费都得到了规范。尽管如此,根据《报告》调研显示,仍有32.86%的未成年人会用家长或其他成年人身份证注册游戏账号,还有11.95%未成年人选择与家长共用账号以规避实名认证的限制。而对存在未成年人超时游戏情况家庭的调研结果则显示,35.28%的家长清楚孩子使用家长身份信息注册账号,26.07%的家长会直接让孩子使用登录家长游戏账号的手机玩游戏。前述情形严重影响了企业和防沉迷系统监控未成年人游戏行为的效果,增加了孩子利用家长账户过度消费、超时游玩的风险。
此前,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近期就一宗未成年人游戏充值退款案件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了家长提出的退款等诉求。法院认为,未成年人的家长没有妥善履行监护职责,还曾帮助未成年人完成人脸识别等操作,使其得以在游戏中充值。同时,判决书显示,网易已经采取远超法律要求的防范措施,主动在游戏中通过大数据定位、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进行未成年人防沉迷保护,而家长的监管疏忽与放任孩子使用游戏设备是导致未成年人游戏消费的主要原因,因此未支持家长提出的相关诉求。
对此,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未审庭副庭长刘洋表示,“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账号游戏、充值等现象背后的风险不容忽视”。她提到,“在一些家事案件中,我们注意到,由于忙于工作而疏于看护,或者因父母不和、家庭关系紧张,教育方式不当等,来自亲子关系正常组成因素的情感需求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部分未成年人对网络沉迷,过度依赖,从而导致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受到影响”。
刘洋指出,未成年人互联网接触年龄覆盖广泛,更严格的管理对低龄儿童尤为重要。数字时代诱惑众多,缺少自制力的孩子尤其易受影响。诸如网络色情内容等不良因素隐蔽且普遍存在于网络中,这对孩子们心理发展的影响可能是深远和不可逆的。而监护制度的功能即在于补足身心未发育完全或功能不足者的行为能力,其主体就是以责任和信任为基础的监护人与被监护人。因此,监护人做好未成年人安全上网的家庭教育工作,是预防网络沉迷的关键一环。
未成年人防沉迷难题 人脸识别技术的推广与实际挑战
针对未成年人借助各种手段绕过防沉迷的现象,已经有不少企业采取更多举措和技术工具来监测疑似未成年人的异常游戏行为。其中,人脸识别技术是当下社会各界呼声较高的一种解决方案。
据《报告》显示,受调研的用户中,遇到弹窗后,50.12%会停止游戏,而有21.94%会向家长求助进行身份验证以通过验证。这表明,如果家长不代替孩子进行人脸识别,这项技术可以有效防止大多数未成年人使用成人身份信息沉迷游戏。比如网易旗下手游《蛋仔派对》此前就宣布在全渠道接入针对高风险人群调起人脸识别的机制,近两个月已累计拦截超500万次疑似未成年玩家充值行为。
从《蛋仔派对》的实践探索效果来看,引入人脸识别的确是一种更高效、更精准的防护举措,但想要在整个行业中全面普及这项技术,其实还存在多重难点。
据《报告》指出,技术层面上,在人脸识别作用更显著的游戏过程中,需要游戏企业在识别到可疑账号后才会触发,这一识别过程要求游戏企业对用户游戏内行为进行持续追踪与分析,而大多数游戏企业并不具备此类技术能力。信息安全上,人脸识别的引入对企业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的能力有了更高要求,让企业面临额外的经营成本与法律风险。
因此,在推行人脸识别普及的同时,游戏厂商也会为家长提供便捷的协作平台来管理孩子游戏,如网易家长关爱平台设置有一键禁止充值和一键禁止登录功能,家长只需要绑定孩子游戏账号,就可以实现对孩子游玩行为的“一键式”管理,成为对厂商防沉迷机制的有力补充。
共同构建完善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生态 家长不能缺席
多角度、全方位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刘洋观察到,随着我国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包括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在内的多项重要法律都加入了对家庭责任的规定,在社会法范畴中调整父母子女关系的法律规范不断丰富,形成跨越不同法律部门、以综合视角调整父母子女法律关系的架构,以此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将进一步强化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主体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责任,为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制度体系、构筑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屏障、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提供强有力法律武器。
在最新公布的这份《报告》中,还有几项调研结果颇为耐人寻味。在未成年用户行为方面,与家长互动成为大多数未成年人休息时的首选,占比高达51.43%,而玩网络游戏在所有统计选项中排在第六位。这表明,相较游戏,未成年人更渴望家长的陪伴。对此,北京联合大学网络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杭孝平和湖北仁律律师事务所主任陈志富共同呼吁,家长积极履行家庭教育和监护职责,结合互联网企业的技术防线和社会的法律制度,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杭孝平认为,“家庭是未成年人上网的主要场所,家长在防止未成年人网络沉迷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家长需要提高对网络的认知,引导孩子合理科学使用网络,积极关注孩子的心理生理、行为习惯等上网情况,遇到问题及时和有关部门联系,及时请教相关专业人士,找到解决方法。此外,他提出,网络企业应建立健全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避免诱导沉迷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实时监控并及时解决可能导致沉迷的问题,每年向社会公开防沉迷情况。
“各种严格的保护措施可能因家庭监管的缺失而失效,家长的参与尤为关键”,陈志富强调根据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第一款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条第一款规定,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承担着对未成年人进行家庭教育和监护的首要责任。他提出,“游戏行业采取的防沉迷系统是一个重要技术手段,但游戏平台不是唯一主体,未成年人沉迷游戏问题进一步解决,家庭监管短板需补齐,需要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承担对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
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积极地参与到了未成年人保护生态的共建中来。《报告》指出,有77.75%的家长对未成年人保护措施有所了解。而当孩子的游戏行为超出“适度”范围时,有48.44%的家长选择以积极的互动沟通来进行处理。有了家长的陪伴、关怀、教育等软性疏导,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将会变得更加细致化且有温度,家庭监管将成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最后一公里”的决定性因素。
综合来看,中国游戏行业在未成年人保护这条道路上,取得了一些有效进展,但仍需进一步的探索。随着19岁以下网民规模突破2亿,未成年人保护课题所面临的变数和挑战也会越来越多,整个保护生态的系统化建设也应该逐步迈入动态发展的新阶段,但毋庸置疑的是,包括每一位家长、每一家企业在内,各方各界都应该责无旁贷,高度重视,只有全社会加强协力,才能营造出更有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空间。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一鸣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