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强化涉未成年人不良内容治理,净化儿童智能设备、未成年人模式、未成年人专区等重点环节信息内容,防范线上线下交织风险
春季学期开学一周,记者从合肥、芜湖、池州、亳州等地教育主管部门了解到,各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间时间均已从原来的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
今年,最高检将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出台办理低龄未成年人严重暴力犯罪核准追诉案件的意见和加强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分级干预矫治的意见,聚焦电竞酒店、酒吧等场所违规接待未成年...
新学期,多地出台政策,保障学生课间正常活动及体育活动时间,让孩子们“动”起来、“跑”起来,成为校园一道新风景
近期,国家网信办深入开展“清朗·整治违规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专项行动,积极推动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持证亮牌”,清理处置一批新闻信息服务领域的违法违规信息...
为了营造喜庆祥和的春节网络氛围,中央网信办决定即日起开展为期1个月的“清朗·2025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进一步聚焦春节期间网民常用的平台环节和服务类型,集中...
有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上升至1.96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7.3%。引导未成年人合理使用手机等智能产品,对其专注力养成和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也刻不容...
刘永谋教授在接受央视网《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与AI相关的道德伦理中,儿童色情可能会成为最令人担忧的科技伦理问题之一。
寒假将至,不少孩子可能会沉迷于网络游戏。在此期间,部分中小学生为了绕过游戏的防沉迷系统,使用大人身份证信息登录游戏网站,却因此陷入了骗子精心设计的陷阱,导致财...
受访专家指出,未成年人模式的普及需监管部门、平台、家庭和学校四方协同发力。平台应当承担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责任,为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打造适宜的专属内容池,...
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游戏成为许多小学生喜爱的娱乐活动。然而,部分小学生为了绕过游戏的防沉迷系统,使用大人身份证信息登录游戏网站,却因此陷入了骗子精心设计的陷阱,导...
国家网信办近日发布《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旨在通过细化措施,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模式在防范网络沉迷、优化内容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营造更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未成年人绕开了防沉迷系统玩游戏。其中,除了大家已知的冒用家长的身份证信息或手机账号信息注册登录外,还有一些成年人账号已经成为绕过防沉迷交易的“...
2024年是《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实施之年,网信部门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依托“清朗”系列专项行动,聚焦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各类新问题新情况,重拳...
本次发布的“20条”是首次为儿童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提供科学健身指导类的纲领性文件,内容涵盖青少年近视防控、科学减脂、体姿改善、心理健康、科学健身五大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