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安徽网 » 安徽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 > 花季雨季 > 正文

月夜波声中的清溪河

一个宁静的夜晚,我和家人同游清溪河。夕阳方去,明月初升,漫步河畔,波心荡,冷月无声。

清溪河边的建筑和北京颐和园、黄山西递宏村的亭台楼阁有的一比,甚至丝毫不逊色于苏州拙政园。北京的颐和园太过奢华;而宏村、拙政园的建筑又太过小巧,没有“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豪情与气派。清溪河畔粉墙黛瓦,厅堂宽敞,屋角高挑,帘幕低垂,好似融合了以上几处建筑的优点,又屏蔽了它们的缺点。闲坐凉亭,邀三五好友,赏月吟诗,临风作赋,与清风流水相应和着。这凉亭,不甚宽大,不过空间足矣。两边稀稀疏疏的杏花倚在斜栏上,配上短笛,简直就是“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的真实写照。里面通常摆几个石凳,坐下来,可以谈天,可以飞花,可以品茶,在家里自然也可以做这些,只是在凉亭中更觉清静、雅致罢了。

清溪河的水,白天看似碧绿的,澄澈的,如翡翠,似绸缎。夜晚,灯光似洒上了岁月的金粉,河水变得昏黄了,却丝毫不减美感,反而恬淡、古朴了很多,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若一张浸了水的油墨纸,灯光中一点一点晕开,像梦一般,如同在雾中走马观花,朦朦胧胧的。微风从远方的桥头飘来,微微荡波,霎时,天上的星辰也坠入了水的怀抱,如流萤乱舞,光影缭绕,不知是水接天,还是天接水,只觉水阔天空,一片恍惚了。水面摇拂,晚风中似乎混着菡萏的清香。

寻香而觅,踏上一座石拱桥,拱桥俨然一座大门立在水面上,深灰色的桥墩不知刻着什么样的文字,在岁月的磨砺下斑驳了。站在桥头,我想象着它曾经的样子,清溪河极盛时,五花马在桥上奔驰而过,穿着千金裘的人们赏景漫步,笙歌彻夜,灯月交辉,往日繁华今日已付笑谈中。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下了桥,荷花塘就在眼前,一眼望去,黑夜在月光的映衬下,依旧是翠绿一片,那似亭亭舞女裙摆的叶就如同脉脉的流水,柔情绵绵。层层叶子中缀着一些白中带粉的花,袅娜地开着,仿佛身披鹤氅的仙人,飘飘然如御风。即使有的叶儿遮住了,也透露出别样的美。

向前走着,离那些昏黄的灯光远去了,清溪河的夜长着呢!那是一处泉眼,汩汩奏响天籁之音,在深沉寂静的夜给人唯一的慰藉。经不起它这一唱,竟引来一阵蛙声,对岸疏疏的林,淡淡的月,衬着这别有韵味的蛙声,一派祥和。竹子浴着月光,在暗处窥着我们,林中又有不知名的老树,静静地立着,似精神抖擞的老人,慈祥地笑着。

夜色拥抱了我们,我知道离这清溪河渐行渐远了。眼前是灯火繁华喧闹的城市,身后则是那月夜波声中的清溪河。好像一场梦,可惜是一场短暂的梦。

池州市第十中学706班 张予泽

指导老师:王勇